来源:财经五月花
作者:陈洪杰 唐敏安
自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下称“金监总局”)被赋予“依法对除证券业之外的金融业实行统一监督管理,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维护金融业合法、稳健运行”等责任,其一举一动格外受金融机构的关注。
金监总局重要人士的变动更是牵动外界的目光。近期,北京监管局网站“局领导简介”一栏发生更新,朱衍生任党委书记、局长。
朱衍生此前也在金监总局任职,担任保险和非银机构检查局局长的职务。而北京监管局前任局长为杨东宁,目前为进出口银行副行长。
再之前,原上海监管局局长王俊寿出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原金监总局法规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金融机构准入司司长(兼)綦相出任上海监管局局长等。
本文不仅聚焦于近期的人士变动,还对目前36地局长的相关背景进行梳理,以便于读者对地方金融监管一把手有更深的了解。
地方局长的新面孔
自2024年二季度以来,金监总局的地方局领导正在进行新一轮的调整,至今尚未结束。
近日,朱衍生任北京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他出生于1971年8月,历任厦门保监局副局长、广西保监局局长、保监会党委宣传部部长、党委统战群工部部长、保监会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兼机关纪委书记等职务。2018年银保监会成立后,朱衍生出任重大风险处置局局长。
早在2019年1月,在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朱衍生提出了北京市加快出台地方金融监管条例的建议。“目前地方金融监管立法在全国少有先例,因此尚无可借鉴的经验,再加上地方金融监管立法涉及相关部门监管事权的划分,因此可能存在一定难度。但金融风险的影响非常大,例如非法集资等相关问题需要尽快解决,因此加快地方金融监管立法很有必要。”他称。
而杨东宁,曾是金监总局36个地方局最年轻的局长,在2024年7月召开的“2024年度国际合作与境外业务专题会”上,以进出口银行党委委员的身份出席,此后为该行的副行长。
在另一大金融重镇上海,监管局局长也发生了变化。2024年7月底,王俊寿出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这也是金监总局成立以来,向地方政府输出的第一位副省长。
王俊寿之后,綦相任上海监管局局长。公开信息显示,綦相长期在银监系统任职,曾任银监会办公厅处长、研究局副局长、审慎规制局副局长等职。银保监会成立后,又任办公厅副主任,法规部主任、新闻发言人等职。202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后,綦相任金监总局法规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金融机构准入司司长(兼)。
除上述人士发生变动,2024年5月以来,另有多地局长调整。5月上旬,辽宁监管局原党委副书记洪小平前往贵州,出任贵州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
6月上旬,陕西监管局原局长黄晋波已出任四川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公开信息显示,黄晋波出生于1973年6月,于2021年初接替许文出任陕西银保监局局长。在此之前,黄晋波曾任银保监会大型银行部副主任、银保监会创新部副主任等职务。
上述这一举措,也直接带来了其他的人士变动。西藏局局长田代臣接替黄晋波,出任陕西局一把手。6月26日,西藏监管局局领导页面更新显示,甘肃监管局原副局长石富覃已跨省升任该局党委书记、局长。
“70后”成为主力军
在36位一把手中,1970年及之后出生的人士有30位左右。较年轻的地方监管局局长有三位,分别是贵州洪小平,出生于1975年2月;云南监管局局长倪金乾,出生于1975年10月。甘肃监管局局长周光宇,出生于1975年1月。
倪金乾历任保监会宁夏监管局统计研究处副处长、法制处副处长(主持工作)、办公室(党委办公室)主任。2013年4月至2015年10月,任保监会陕西监管局党委委员、局长助理等。2019年3月任银保监会青海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
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2024年6月,倪金乾发文称,针对云南中小金融机构存在的文化根基缺失、发展内驱力低下、自我约束纠错能力不足等问题,云南监管局针对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融合存在明显缺陷的7家机构,向其上级党组织发函,持续督促对账销号;加强股东股权穿透和“贴身”监管,构建31个指标对公司治理制衡机制进行画像等。近三年来共对181家中小金融机构开展公司治理评估,现场评估74家。
在倪金乾看来,中小金融机构要行稳致远,必须树立正确的经营观、业绩观和风险观。云南监管局加强风险早期预警,研究开发“云镜”监管分析预警系统,建立城商行特色预警机制,设置32项预警指标;设立辖内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大额风险暴露集中度差异化特色预警指标,按月监测。通过早期干预,城商行在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方面共六个指标实现明显提升,农村中小金融机构2023年末四项大额风险暴露集中度超预警值机构较年初减少81家。以资产负债结构优化为抓手,督促转变依靠规模增长拉动的发展模式,中小银行治理体系逐步完善,主要风险逐步收敛等。
另外一位“75后”是周光宇。2014年12月,他任四川银监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2018年11月,任四川银保监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2020年6月,任重庆银保监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2022年,他任甘肃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二者需要金融的支持。2023年,基于甘肃金融支持文旅现状调研,周光宇称,文旅金融机制体制尚需完善,例如数据统计需明确,现阶段文旅金融没有明确的统计口径,文旅产业的国家统计标准与银行保险机构报表统计标准不一致,因此无法从报表系统中直接提取数据,需要人工汇总机构手工填报的数据,数据的准确性较难控制。
周光宇还称,信用贷款是拓宽轻资产文旅企业融资渠道的有效方式,但现阶段金融与文旅行业间信息壁垒尚未打破,企业数据获取难、不全面、不及时,金融机构开展信用贷款缺少必要的数据支撑。发展文旅金融需要政府、文化旅游、金融监管等部门的共同推动,近年来各部门虽已加大了工作协同频率和力度,但信息沟通和协调推进机制尚未完善,政银企还需共同努力。
1970年之前出生的一把手有7位。辽宁监管局局长俞林,出生于1968年8月;吉林监管局局长刘忠瑞,出生于1969年12月;江苏监管局局长熊涛,出生于1965年6月;福建监管局局长傅平江,出生于1967年12月;广东监管局局长裴光,出生于1966年2月;陕西监管局局长田代臣,出生于1969年7月;青海监管局局长景晋生,出生于1969年9月。
博士占比超50%
高学历是金融监管者的一个重要特征。在36位地方一把手中,拥有博士学位的将近20人,大多为经济学博士及管理学博士。
进一步看,拥有经济学博士的有綦相、王文刚、周家龙、赵巍、秦汉锋、向恒、裴光、任庆华、蒋平、洪小平、田代臣、包祖明等人。管理学博士有赵宇龙、邢桂君、王吴庆、周光宇等人。
“中国金融风险管理人才相对匮乏,尤其缺少熟悉金融业务、精通金融风险控制实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及具有较强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分析能力及风险预判能力、在应对金融风险时能提出有价值的对策建议的高层次研究型人才。”一位行业人士称。
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需要优秀的人才。2024年5月,王文刚在《中国金融》称,“五大监管”一个有机整体,彼此联系、相辅相成。其中,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是着力点,穿透式监管和持续监管是方法论,总体上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一是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构成监管的二维平面。机构监管是“点”,核心在于管好机构这一金融市场的重要节点,防止出现“坏点”;点“动”成线,行为监管是“线”,关键在于规范机构经营行为,维系金融机构与金融消费者之间的信任“纽带”;线“聚”成面,功能监管是“面”,重点是对同类金融业务分“区块”统一监管,防止跨市场、跨行业、跨区域的监管套利。
二是由面纵向穿透,构成三维立体监管。王文刚称,穿透业务实质、风险本质,这是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做深做实的重要保证。三是叠加持续监管,实现四维全时空监管。将监管贯穿机构新设、成长、退出全过程,贯穿风险萌芽、演化、暴露、处置全周期,根据不同时期采取不同手段,以监管质效的“螺旋式”上升,确保金融长期安全稳定。
当下中国银行业已全面对外开放,了解国际银行监管架构的管理人士显得更为重要。綦相对银行的资本及风险研究颇深,曾为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实施研究规划项目操作风险项目负责人。
早在2009年,綦相等人发文《“覆巢”与“完卵”—关于系统性风险的思考》称,每个国家要根据自身的情况,结合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抓住系统性风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梳理矛盾的作用机理,对症下药,根据病情的不同随时修正药方和用药量。
“人们对于解决系统性风险‘药方’中的提高资本充足率、建立防火墙、建立支付结算系统、对对冲基金和衍生产品进行监管津津乐道……切忌只提出问题,而不去扎扎实实地研究和调研。那样的话,我们面临的就不是今天的系统性风险,而是更大的系统性风险。”綦相称。
綦相对金融稳定研究颇深。2015年,他表示,达到金融稳定,一般需要五个条件, 或者说五个支柱支撑着金融稳定: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 安全稳健的金融机构,具有深度和广度的金融市场, 有效的金融监管,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
綦相进一步称,重点在沿着三条线推进:第一条线是微观审慎层面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单个银行机构的安全稳健性, 改革重点是完善监管指标, 例如资本充足率、流动性、杠杆率、大额风险集中度等, 也包括完善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
第二条线是宏观审慎层面的,防范大型机构风险失控造成的横向维度的传染效应,通过“以丰补歉”来缓解时间维度的顺周期问题,弥补监管真空,主要是加强影子银行监管。
第三条线是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包括把审慎监管理念引入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 降低对外部信用评级的依赖, 建立问题银行处置和破产清算制度,完善场外衍生品市场和中央交易对手方规则,构建合理的金融基准利率,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