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程维妙、张欣 北京报道
2024年以来,保定银行、乌海银行、天府银行等获国资增持,数量较往年增加,其中乌海银行实现从非公企业向国有金融企业的转身。
但事情的另一面,是在“退金令”等政策下,中原银行、汉口银行、哈尔滨农商行等至少20家银行股权被央国企股东抛售,转让规模也有所上升。
为何会出现央国企一边增持、一边抛售的情况? 在当前信贷投放难度较高、息差压力加大背景下,对银行分别会产生怎样影响?
多位受访者称,从2024年央国企转让的银行股权比例看,多数不到5%甚至更低,属于财务投资,不会对银行本体产生很大影响。不过对于一些净资产收益率较低、收入增长乏力、利润表现不佳的银行,央国企股东撤退可能会加剧其经营压力。
一位接近监管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来看不存在国有股权被大幅转让的情况,总体也不构成中小银行股权变化的某种“趋势”,改革化险的中小银行总体而言以获得地方国资支持为主。
增持与抛售
1月3日,河北省金融监管局发布的批复显示,同意保定银行注册资本由40亿元提升至52.7亿元,增幅为12.7亿元。
同时,该局也批准了保定银行的股权变更事宜。在此次股权调整中,保定市财政局增持8.05亿股,增持后持股量达10.4992亿股,占保定银行总股本的19.92%,超过保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有限公司,跃升为第一大股东。涿州市财政局、保定交通发展集团分别通过受让鹏渤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河北恒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公司所持的保定银行股份,持股比例分别升至5.69%、15.79%。
一系列股权变更后,保定银行的国有股权占比从41.94%增至80.32%,实现由国有参股到国有控股的跨越式转变,成为国有绝对控股银行。
在2024年成为国有控股行的还有天府银行、乌海银行、福建海峡银行等。据中诚信国际出具的评级报告,天府银行2024年8月以来增资扩股事项有序推进,募集资金49.99983亿元已全部到位,国资股东持股比例大幅提升至55.96%,其中蜀道投资集团持股23.35%并成为第一大股东。乌海银行则是在2025新年贺词中披露,2024年该行完成国有股注资,国有股份占比由2.03%增至66.23%,实现了非公企业向国有金融企业的转身。
而另一边,2024年也有不少银行股权被央国企股东抛售甚至“清仓”。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包括中原银行、汉口银行、徽商银行、哈尔滨农商行、桂林银行、攀枝花农商行、青海柴达木农商银行、北京大兴九银村镇银行在内的至少20家银行股权被央国企股东转让,转让规模较往年有所上升。
例如2024年8月,永诚财险挂牌出清哈尔滨农商行1.98亿股(占比9.9%)股份,永诚财险大股东是央企华能;9月,青海柴达木农商银行1000万股(占比5%)股份公开挂牌转让,转让方为中国盐业集团旗下控股子公司,此次挂牌转让也意在彻底清退该行股权。还有银行被多个央国企股东出售股份,例如中原银行先后被一拖(洛阳)柴油机有限公司、国能驻马店热电有限公司、中国洛阳浮法玻璃集团多个股东转让,股份占比均不到1%。
为何“冰火两重天”?
为何会出现国资一边增持、一边抛售的情况?
对于央国企抛售银行股权,多个接近项目人士向记者提到2024年出台的“退金令”。例如永诚财险挂牌出清哈尔滨农商行股份,一位接近项目人士表示,永诚财险大股东华能是央企,主业做电力。前两年国资委就要求中央企业逐步退出“两非”业务,包括房地产业务、非主业业务。2024年又出了“退金令”,央国企要清退一些对主业贡献小或低效无效的金融股权。接近中原银行股权转让的项目人士也告诉记者,“转让就是与限金令有关。”
实际上,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国有企业要聚焦主责主业”及《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发布后,央国企就开始退出金融、地产等非主业、非优势业务。2023年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做好产融风险隔离。2024年5月出台的《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问责规定(试行)》,即市场所称的“退金令”,进一步明确央国企加速剥离“对服务主业实业效果较小、风险外溢性较大的金融机构”。
“退金令”出台后,不只是银行,中国电力、保利集团、中国移动等央国企密集挂牌,出清旗下保险、小贷、融资担保公司股权。
“退金令”除了引导央企、国企回归主业,还在于风险防控。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吴飞撰文称,当非金融主业的央企国企参与进来,带来了更多资金,在加速行业膨胀扩张的同时,风险和问题也随之而来。尤其金融作为专业度较高的行业,面临产业泡沫和风险的可能性更高。央企国企参与金融行业可能面临金融风险传导的影响。
“国央企出售银行等金融机构股权是落实中央政策要求的一个体现,当然,政策层面并未要求一刀切。从实际看,部分地方国资企业会根据自身业务发展实际,增持银行等金融机构股权。”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李广子对记者表示。
国资增持银行的现象也并非从2024年才开始,例如保定银行、衡水银行近年国资持股比例已逐步上升。对此,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分析称,这也与政策引导和地方发展需求有关。
他提到,就像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地方政府和国资企业为地方银行增资,也是为了提升地方银行的资本实力,增加其信贷投放能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近年国常会还曾为中小银行“补血”扩增渠道,例如允许地方政府通过专项债合理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金。此外,银行的吸引力与其给股东带来的回报率有关,能给股东带来较高回报的吸引力更强。
在2023年、2024年连续获得国资增持的保定银行,曾在新年贺词中表示,增资扩股圆满达成,为稳健发展增蓄新的动能。“将努力发挥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全力为京雄保一体化落地项目输送金融活水,围绕品质生活之城建设提供金融支撑。”
“全国范围内看,中小银行数量众多,且经营状况分化较大,不会出现一边倒的现象,股权层面的一边增持、一边抛售属于正常现象。”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称。就主流趋势来看,国央企逐步聚焦主业,逐步减持财务性投资持有的金融机构股权应该是大趋势。
抛售对增长乏力银行“雪上加霜”
增持或抛售会给银行带来怎样的影响?尤其在当前信贷投放难度较高、息差压力加大背景下,影响会不会一定程度被放大?
对增持可带来的利好,业界普遍达成共识。浙商证券固收研究团队认为,一方面可以明显改善银行的资本充足性水平,增强其信贷投放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地方政府对该银行的支持意愿和力度均较强,区域重要性较强。当银行增资落地后,也可能带来评级提升的机会。例如东营银行在东营市财政局的增资扩股落之后,中诚信国际将其信用评级从AA级调整至AA+级。一位财政系统人士也向记者表示,财政部门对市场机构的股权投资一般会释放引导信号,代表看好。
对于抛售带来的影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多位受访者表示,由于很多中小银行股权分散,从2024年央国企转让的银行股权比例看,多数不到5%甚至更低,属于财务投资,不会对银行本体产生很大影响。
一家被多股东抛售股份的地方行人士称,2024年转让股份的很多股东只是低比例参股,不参与该行经营,因此没有影响,部分股东也可能出于阶段性资金需求转让股权变现。此前有另一笔银行股权转让项目的经办人也曾透露,股权转让方是一家贸易公司(非央国企),因自身经营不善、税款缴纳不足而转让股权变现。
不过对于一些净资产收益率较低、收入增长乏力、利润表现不佳的银行,央国企股东撤退可能会加剧其经营压力。2024年部分银行股权转让成交难,就反映了市场的情绪。例如一家地方行2023年底即挂出一笔股权转让,比例不到1%,截至2024年底仍未有接盘方。
“由于未能在规定周期(一年内)内找到符合交易条件的意向方,项目按照交易所规则自动终结。如果继续挂牌,需重新履行相关流程。”一位交易所人士说道。
对于部分银行股权转让难,薛洪言分析称,在上市银行股价普遍跌破净资产的情况下,对于国有属性的抛售方来说,若银行股权定价低于净资产,则面临国有资产流失的隐忧;若定价高于净资产,则很难找到潜在接手方。此外,受息差收窄、经济下行、融资脱媒等影响,近年来中小银行经营状况分化加大,好银行的股权是非卖品,很少进入流通市场,差银行的股权抛售压力增大,但吸引力大幅下降,这种供需层面的错配,也是银行股权转让困难的重要原因。
在李广子看来,被抛售股权短期内会对银行产生多方面影响。比如,在资金与业务方面,可能会影响银行业务拓展,使银行信用评级下降,增加其融资成本;在市场形象与信心方面,可能会引发市场和客户对银行经营状况的担忧,降低市场对银行的信任度。“当然,随着新股东的进入,在经过一段时期的融合之后会达到新的均衡状态。”
如果转让股份占比较高,则影响更大。“由于银行股权转让通常规模较大、门槛较高,有的股权存在纠纷,因此部分中小银行股权被抛售,导致估值下降。同时,大额股东稳定性对中小银行尤为重要,若股权长期处于待转让状态,影响其股权结构稳定性,那么将会影响中小银行的资本稳定性和展业能力。”东方金诚金融业务部执行总监张丽表示。
金融股权整合是大趋势
地方国资继续增持优质银行股权、银行股权加速整合是否会是大趋势?
郭田勇表示,从目前市场规律的趋势看,包括国资在内的很多资源向头部地方银行集中的趋势明显。例如随着中小银行合并重组加速,许多中小银行正在整合成为更大型的金融机构,如省级农商行的成立,这不仅能优化资源配置,也能提高银行系统的稳定性和收益性。对于外部资本而言,出于对稳定性和收益性的追求,他们更倾向于投资于头部的地方银行,进一步促进了资源的集中。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官网的批复统计,2024年超过百家银行被合并重组,以体量较小村镇银行、农商行为主。从路径看,村镇银行改革化险探索的一个主要模式是“村改支”“村改分”。一些农商行则被合并重组为地市统一法人农商行,例如12月6日,达州农商行获批吸收合并四川宣汉农商行等5家农商行,并承继后者的债权、债务。
张丽认为,在国家对金融体系的战略布局和监管要求下,国有资本可能继续增持部分关键上市银行的股份,以增强对金融市场的掌控力和影响力。因此,上市银行股权结构或将进一步优化,并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来提高资本实力。对于中小银行来讲,部分经营困难、抗风险能力较弱的银行,地方政府可能会加大干预力度,推动其进行重组整合,通过合并、收购等方式,优化中小银行的股权结构和资源配置,提高其规模效应和抗风险能力。
“从未来情况看,随着不同银行发展情况进一步分化,银行业重组整合将成为一种常态,银行股权变更、重组整合等方面案例会进一步增多。”李广子同样说道。
薛洪言还提到,当前从土地财政向股权财政转移仍是未来地方财政演变的重要趋势,叠加银行估值仍然较低,地方国资有较大动力继续增持优质银行股权,以获得稳定的分红,增厚地方财政资金来源。
“(从目前情况看)不存在国有股权被大幅转让的情况,部分转让的持股比例都较小,有的是因为股东自身出险需要,处置变现持有的股权资产,有的股东退出可能跟国资委央企退金令有关,总体不构成中小银行股权变化的某种’趋势’。目前改革化险的中小银行,总体还是以获得地方国资支持为主。”一位接近监管人士向记者强调。
值得一提的是,增资并不足以完全解决中小银行的发展难题,中小银行如何为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更好基础?业内人士认为,中小金融机构大多体量较小,所从事的金融业务定位于满足基层区域融资需求,中小金融机构需要坚守定位,专注主业,立足本地,同时要加快金融创新力度,发挥差异化优势。
一位农商行行长曾向记者表示,加强精细化管理,在增收节支上发力;提升能力,在高效高质上发力;以及在科技赋能上发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